信息工程系关于开展“听评课”活动的通知
信息系各位教师:
为了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强化教学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切实落实听课评课制度,加强交流,促进教研教改工作有序开展,全面提高公司产品质量,经研究决定,本学期在全系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开始时间定为10月15日,现将具体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主要听评课观测点
1.教学理念:(1)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目的明确;(2)能按课程标准和进度要求认真备课,备课材料丰富,逻辑条理清晰;(3)教学设计能体现教改理念,注重职业技能培养;(4)认真研究了教学对象和培养方向,教学针对性强;(5)恰当选择与教材有关的教学资料。
2.教学内容:(1)教学环节布置合理;(2)教学内容充实,结构科学合理;(3)基本思路清晰,重点难点突出;(4)教学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吸收学科专业前沿知识和生产技术最新成果;(5)教师知识面宽,能以自己独到的思维、方法、经验影响和带动员工。
3.教学方法:(1)用普通话授课,语言清晰,语言具有启发性;(2)关注员工,注重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师生互动效果良好,课堂气氛活跃;(3)能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并操作熟练;(4)教学模式灵活有创新,教学环节完备;(5)教法生动灵活,注重启发员工思考问题,注重培养员工的专业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专家在听课时也应适时检查教师教案、员工出勤情况、上课时的注意力和听课效果;及时了解教师按时上下课情况、仪表、语言、举止和教书育人情况;查看教室的设备、设施情况及教学现场的环境和周围环境;听课后尽可能同教师当面交流,听取教师对公司教学工作的意见,了解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征集员工对课程内容、教师授课水平、教材及公司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意见。
二、听评课专家及教师分组
组序 
 | 教师名单 
 | 听课专家 
 | 备注 
 | 
一组 
 | 孙星、崔琳、邵华、张青、马丽艳、吕颍颍、张丹丹、王雷、柳静、彭胜伟、孙勇、梁宇、张蔚、杨帆 
 | 张振平 
刘振民 
吴华芹 
 |  
 | 
二组 
 | 李阔、任立峰、郭璇、黄振中、马伟强、米楠、谷婧、谢妞妞、张杨、张振平、于晓燕、娄焕、吴华芹 
 | 张青 
彭胜伟 
 |  
 | 
三组 
 | 降华、左莉、夏丽珍、余斐斐、王静、王磊、赵源、郭园、王欣慰、付媛冰、王嵩垚、周琳琳 
 | 黄振中 
马伟强 
 |  
 | 
三、听评课的具体要求
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听评课小组要求认真组织、客观评价、公开透明,听课依据课表随机进行,不打招呼,要把热爱教育、爱岗敬业、贴近员工、勇于创新和实践、教改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筛选出来。听课后,专家要面对面给任课教师反馈听课意见。为保证学期末考核的均衡性,系部对评课的分段人数(按满分100分制)限定如下评定:95分(不含95)以上5%以下;95-90分控制在15%以下;80-89分控制在70%以下;79分以下控制在10%以上。
2.明确评课的意义。听课小组的评课将作为教师学期量化考核教学业务之专家评教项(占10分)的主要依据,并将于今后沿用这种评价形式,要把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放在教学全过程中进行。
3.听课截止时间:本学期听评课工作于12月31日全部结束。
4.听评课专家上交材料:听评课活动结束后各位专家将听评课资料上交到系部办公室张杨老师处,系部负责对听评课资料的过程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及存档,学期末上报教师学期量化考核中专家评教分数(按满分10打分)。
5.评课环节:系部将在本学期末或下学期初组织听评课专家组进行评课。
附件:1.河南化工职业公司听评课评价标准
信息工程系
2015年10月15日
 
专家听评课评价标准
项 
目 
 | 内容 
 | 评价标准 
 | 
教学准备环节(10分) 
 | 准备工作到位 
(5分) 
 | 提前5分钟到岗 
 | 
多媒体设施,ppt课件响铃前准备到位 
 | 
佩戴工作证 
 | 
有考勤环节 
 | 
对迟到、带食物、穿拖鞋、短裤等员工批评教育环节 
 | 
教学资料齐全 
(5分) 
 | 教材、教案、授课计划、考核方案、教师手册、点名册携带齐全; 
 | 
课时内容与授课计划相符(2学时波动) 
 | 
教学资料书写完整 
 | 
教学过程(90分) 
 |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10分) 
 | 衣着服饰得体,言语文明、举止稳重 
 | 
寓教于乐, 
 | 
知识的传授中体现育人 
 | 
教学理念 
(30分) 
 | (1)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目的明确 
 | 
(2)能按课程标准和进度要求认真备课,备课材料丰富,逻辑条理清晰; 
 | 
(3)教学设计能体现教改理念,注重职业技能培养; 
 | 
(4)认真研究了教学对象和培养方向,教学针对性强; 
 | 
(5)恰当选择与教材有关的教学资料。 
 | 
教学内容 
(20分) 
 | (1)教学环节布置合理; 
 | 
(2)教学内容充实,结构科学合理; 
 | 
(3)基本思路索清晰,重点难点突出; 
 | 
(4)教学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吸收学科专业前沿知识和生产技术最新成果; 
 | 
(5)教师知识面宽,能以自己独到思维、方法、经验影响和带动员工 
 | 
教学方法 
(20) 
 | (1)用普通话授课,语言清晰,语言具有启发性; 
 | 
(2)关注员工,注重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师生互动效果良好,课堂气氛活跃; 
 | 
(3),能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各种教学辅助手段,计算机技术操作熟练; 
 | 
(4)教学模式灵活有创新,教学环节完备; 
 | 
(5)教法生动灵活,注重启发员工思考问题,注重培养员工的专业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 
板书及课件 
(10分) 
 | (1)板书设计合理,使用文字符号规范,书写流畅 
 | 
(2)课件制作精细、效果好 
 |